攻城是联盟集体行动的核心玩法,成功的关键在于资源准备、舰队配置和战术协同。首先需要确保每位参与者拥有至少10万金属资源和1万晶体资源用于建造前哨站,这是缩短行军距离的重要中转站。工程船需提前升级前哨站指挥中心功能,并在目标城市附近选择合适位置部署前哨,建造过程约需3小时。资源不足或位置偏差会直接影响后续作战效率,因此管理层需提前24小时核查成员资源储备与工程船状态。
攻城前必须完成舰队编组与战术分工。主力舰队应以巡洋舰、战列巡洋舰和航母为核心,搭配装甲型护卫舰承担伤害,每支舰队需保证有支援型舰船提供维修保障。辅助舰队则由驱逐舰和护卫舰组成,专门清理低等级城防舰队。战巡和航母可通过增援功能突破指挥值限制,但增援后的舰队将失去曲率航行能力,因此增援时机应选择在舰队抵达作战区域后。盟主需根据指挥中心等级决定集结规模,高等级玩家应优先担任集结核心。
战术执行阶段需严格遵循分阶段推进原则。第一阶段由高速侦察舰建立计划圈,主力舰队通过曲率航行快速抵达;第二阶段采用炮灰开城策略,用少量低级舰船触发城防舰队出击,主力舰队趁机形成包围。对于激进性格城市,可采用二次调动战术:先在警戒范围外建立集结点,再分两批推进以减少战损。关键要点在于所有成员必须同步关闭战斗结束撤离功能,避免自动撤退导致战线崩溃。管理层需通过邮件明确标注各舰队站位坐标与推进时间节点。
时间管理与应急方案是最终决胜因素。城防舰队重置倒计时通常为2-3小时,从首次接触开始计算,必须在时限内完成攻击。建议将总攻时间控制在重置倒计时前30分钟,预留应对突发状况的缓冲期。占领后立即部署防御舰队,城市会在数小时后自动生成防卫舰队,配合玩家驻军形成双层防御体系。对于PVP攻城,需特别注意目标基地的护盾状态,3小时预热期的情报收集直接影响作战成功率。整个过程需要指挥官实时监控战场动态,及时调整集火目标。
新建成的城市需优先连接周边矿产点,通过前哨站对接可提升30%资源产量。受损舰船必须返回基地船坞维修,预制模块无法在战场直接修复。建议3-5名玩家共享矿区,既提高采集效率又便于联防。指挥官应统计战损数据,优化下次攻城的舰船配比,特别是注意舰载机对防御体系的加成效果。持续分析不同性格城市(谨慎/理性/激进)的应对策略,才能逐步提升联盟的整体作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