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水池只能钓到鲈鱼的主要原因是水体环境与渔力条件未满足高阶鱼类的生成要求。鲈鱼作为基础鱼类,对钓鱼环境的要求最低,因此在未优化的水池中会成为最常见鱼获。要改变这一现象,需从水体规模、环境模拟、渔力提升等多方面进行调整。

钓鱼系统的核心机制是渔力计算,它由钓竿基础值、鱼饵加成、时间天气、水体规模等综合决定。当总渔力低于50时,系统会优先生成鲈鱼等低价值鱼类。人工水池若未达到300格水体的标准阈值,会触发渔力惩罚机制,最高可削减75%的渔力值。这种情况下即便使用高级钓竿和鱼饵,实际渔力仍可能不足以解锁稀有鱼类的生成条件。
鲈鱼可在除海洋外的任何水域生成,而特殊鱼类需要对应生物群落的环境方块激活判定。未铺设腐化/猩红石块、雪块或丛林草的人工水池,默认被视为森林环境,仅支持基础鱼类。环境检测范围涉及角色周边84格水平距离与124格垂直距离,需确保该范围内存在足够数量的特定环境方块。
鱼饵质量直接影响渔力加成与消耗率。使用萤火虫、蠕虫等低阶鱼饵时,即便水体规模达标也难以突破渔力瓶颈。建议通过虫网捕捉大师鱼饵或制作熟手鱼饵,其30%以上的鱼饵力能显著提升总渔力值。钓鱼药水提供的15点临时加成与渔夫套装等装备增益也不容忽视。

游戏内凌晨4:30至6:00与傍晚6:00至7:30提供30%渔力加成,雨天额外增加20%。在非优选时段垂钓,基础渔力的衰减会进一步限制鱼类品种。月相变化中满月的10%增益与新月10%惩罚,也会微妙影响最终渔力阈值。
解决该问题需构建深度超过75格、总面积超300格的水体,并铺设至少300块特定环境方块。配合金钓竿50点基础值、大师鱼饵35%加成及钓鱼药水15点增益,可使总渔力突破100点临界值。系统将按权重分配各类鱼获,鲈鱼占比会自然下降至合理范围。岩浆与蜂蜜作为特殊液体需要独立计算,其水体规模标准分别为200格与50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