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在人造水池钓到非鲈鱼种类的鱼,关键在于理解钓鱼机制与环境判定。首先需要确保水池的水量足够,至少达到300格连续水体才能避免渔力惩罚。水池的深度和宽度会影响渔力计算,但系统仅以浮标所在行的宽度和正下方深度总和作为判定标准。即使建造1格宽但深度超过75格的水池也能正常钓鱼。水体类型(普通水、蜂蜜、岩浆)和生物群落环境(如丛林、雪地等)共同决定了可钓获的鱼类种类。
生物群落环境需要通过放置特定方块来人工模拟。丛林环境需要至少300格丛林草或丛林植物,雪地环境需1500格雪块或冰块。腐化或猩红环境需300格对应邪恶方块,而神圣环境需125格珍珠沙或神圣草。需神圣与腐化/猩红方块会相互抵消,因此这些环境需分开布置。多环境钓鱼池的设计需确保角色站立位置仅能检测到目标环境的方块数量,可通过调整平台位置实现环境切换。
渔力由钓竿基础值、鱼饵力、装备加成(如渔夫套装+15渔力)、药水(钓鱼药水+15渔力)和天气共同决定。避免在夜晚(21:18-2:42)或月相不利时钓鱼,这些时段会降低渔力。使用高渔力钓竿如金钓竿(50%渔力)搭配附魔夜行者(35%鱼饵力)能显著提高效率。声纳药水可预览上钩物品,避免浪费时间回收垃圾。
任务鱼和宝匣的获取需满足特殊条件。部分鱼类如斑驳油鱼要求地下丛林环境,而混沌鱼需地下神圣环境。岩浆钓鱼必须使用熔线钓钩或防熔岩鱼饵。宝匣掉落率与渔力正相关,当总渔力超过50%且水体达300格时,将不再钓到垃圾。建议在建造钓鱼池时预留多个环境切换点,并配备自动收杆装置以优化效率。
最后需注意角色不可浸入水中,但水上漂靴或史莱姆坐骑可规避此限制。钓鱼时建议清空背包避免频繁整理,并定期检查环境方块的蔓延情况。通过精确控制变量,人造水池完全能实现与自然水域相同的钓鱼效果,甚至因环境可控而更具效率。